行业新闻

Preen相关行业讯息在这里

军用电源的体积重量比是如何优化的?

2025-07-18

在现代军事领域,军用电源作为各类军事装备运行的能量基石,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和士兵的作战能力。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日益朝着轻量化、集成化、高机动性的方向演进,对军用电源的体积和重量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较小的体积重量比意味着军用电源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强大的能量支持,同时便于士兵携带和装备部署,无论是单兵作战设备,还是大型军事装备,都亟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电源。那么,军用电源的体积重量比究竟是如何实现优化的?

新版400Hz军用航空电源.png

一、新型材料的应用

1. 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

传统的铅酸电池因能量密度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军事对电源轻量化的需求。近年来,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在军用电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锂电池为例,特别是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其能量密度相较于铅酸电池有了大幅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 100 - 150Wh/kg,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是能达到 200 - 300Wh/kg ,这使得在相同储能容量下,锂电池的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小。在单兵便携式军用电源中,采用锂电池替代传统电池后,电源重量可减轻 30% - 50%,极大地提升了士兵的机动性和作战持续性 。

2. 轻质高强度外壳材料

军用电源的外壳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还要尽可能减轻重量。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镁铝合金等,逐渐成为军用电源外壳的首选。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其强度是钢材的数倍,而密度仅为钢材的四分之一左右 。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军用电源外壳,在保证外壳具备抗冲击、防腐蚀、电磁屏蔽等性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电源整体重量。镁铝合金同样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散热性能好的优势,常用于对散热和重量要求较高的军用电源外壳制造,进一步优化了电源的体积重量比。

3. 高性能磁性材料

在军用电源的电路设计中,磁性材料的性能对电源体积重量有着重要影响。新型高性能磁性材料,如纳米晶软磁材料、非晶态合金等,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高磁导率等特性。采用这些磁性材料制作电源的变压器、电感器等元件,能够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减小元件的体积和重量。例如,使用纳米晶软磁材料制作的变压器,相较于传统硅钢片变压器,体积可缩小 30% - 40%,重量减轻 20% - 30% ,有效降低了电源的整体体积重量比。


二、结构设计优化

1. 模块化与集成化设计

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是优化军用电源体积重量比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电源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独立的模块,如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储能模块等,每个模块可以进行独立设计和优化,然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组合。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便于生产制造和维护,还能有效减少电源内部的冗余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采用集成化设计,将多个功能电路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减少电路板的数量和连接线缆,进一步缩小电源的体积 。例如,一些新型军用 UPS 电源,通过模块化与集成化设计,在保证供电性能的前提下,体积比传统电源缩小了 40% 左右。

2. 紧凑型布局与优化布线

在军用电源的内部结构设计中,采用紧凑型布局和优化布线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降低电源的体积。通过合理规划电源内部各元件的位置,减少元件之间的间隙,使元件布局更加紧凑。同时,优化电路布线,采用多层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等技术,减少布线占用的空间,避免线缆的交叉和缠绕,提高空间利用率。此外,采用立体堆叠的方式布置元件,充分利用垂直空间,进一步缩小电源的体积 。

3. 散热结构创新

高效的散热是保证军用电源正常运行的关键,但传统的散热结构往往会增加电源的体积和重量。为了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优化体积重量比,新型散热结构不断涌现。例如,采用微通道散热技术,通过在电源内部设计微小的散热通道,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减小散热装置的体积。还有一些军用电源采用相变材料散热,相变材料在吸收热量时会发生相变,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基本不变,从而实现高效散热,且不需要复杂庞大的散热装置 。这些创新的散热结构在保障电源散热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电源的体积和重量。


三、电路技术改进

1. 高频化电源技术

高频化电源技术是降低军用电源体积重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电源由于工作频率较低,需要较大尺寸的变压器、电感器等磁性元件来满足性能要求。而采用高频化电源技术,提高电源的工作频率,能够减小磁性元件的尺寸。例如,将电源的工作频率从 50Hz 提高到几十 kHz 甚至更高,变压器和电感器的体积和重量可大幅减小。同时,高频化电源技术还能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在相同功率输出下,使电源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目前,高频开关电源在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功率密度相较于传统线性电源提高了数倍。

2. 软开关技术

软开关技术通过在开关器件开通和关断过程中,使其电压或电流为零,从而减少开关损耗,提高电源效率。采用软开关技术的军用电源,在相同功率输出下,由于效率的提高,发热减少,对散热装置的要求降低,进而可以减小散热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同时,软开关技术还能降低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减少电磁屏蔽装置的体积和重量,进一步优化电源的体积重量比 。

3. 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军用电源根据实际负载需求,动态调整电源的工作状态,实现高效运行。通过实时监测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源的工作模式,避免电源在轻载或空载时的能量浪费,提高电源的整体效率。高效的电源运行意味着发热减少,对散热装置的要求降低,从而有助于减小电源的体积和重量 。此外,智能控制技术还能实现电源的故障诊断和保护功能,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减少因故障导致的额外设备配置,间接优化体积重量比。


四、其他优化途径

1. 优化电源管理策略

合理的电源管理策略可以提高军用电源的能量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体积重量比的优化。例如,采用分时供电策略,根据军事装备不同部件的工作需求,在不同时间段为其供电,避免所有部件同时工作造成的能量浪费。还有能量回收利用策略,将军事装备在制动、减速等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源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大容量储能装置的依赖,间接降低电源的体积和重量 。

2. 标准化与通用化设计

推行军用电源的标准化与通用化设计,能够减少电源种类和规格,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优化体积重量比。通过制定统一的电源接口标准、性能标准等,不同型号的军事装备可以使用相同或兼容的电源,避免因定制化设计导致的电源体积和重量增加。同时,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便于电源的维护和更换,提高后勤保障效率 。


在现代军事需求的驱动下,军用电源通过新型材料的应用、结构设计的优化、电路技术的改进以及其他多种途径,不断实现体积重量比的优化。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提升了军用电源自身的性能,也为各类军事装备的轻量化、高机动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未来还将有更多创新技术和理念应用于军用电源领域,进一步推动军用电源体积重量比的优化,为现代军事装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上一篇:锂电池UPS和铅酸电池UPS在工业场景下各有什么优缺点?
下一篇:使用交流测试电源时,接地方式不当会导致哪些隐蔽的测试误差?
© copyright AC Power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11062号-2
电话:86-512-6809 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