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Preen相关行业讯息在这里

工业级UPS的电磁兼容性(EMC)达标吗,会不会干扰其他设备?

2025-07-29

在工业生产的复杂环境中,各类精密设备、控制系统与电力网络紧密交织,任何一点电磁干扰都可能引发生产中断、数据丢失甚至设备损坏。工业级UPS(不间断电源)作为保障关键设备电力持续供应的“生命线”,其自身的电磁兼容性(EMC)不仅关乎设备能否稳定运行,更直接影响周边设备的安全。那么,工业级UPS的电磁兼容性是否达标?在实际运行中会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这些问题不仅是采购方关注的重点,更是工业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工业级大功率UPS.png

一、工业级UPS的EMC达标依据:标准与认证

(一)国际与国内核心EMC标准

工业级UPS的电磁兼容性需满足严格的标准规范,这些标准从电磁发射(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和电磁抗扰度(设备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两个维度进行约束:

国际标准:**权威性的是IEC62040系列标准,其中IEC62040-2明确规定了UPS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电磁发射方面,对传导骚扰(30MHz以下)和辐射骚扰(30MHz-1GHz)的限值作出明确规定(如传导骚扰在150kHz-30MHz频段限值为40dBμV-74dBμV);电磁抗扰度方面,要求UPS能抵御静电放电(接触放电±6kV)、电快速瞬变脉冲群(±2kV)、浪涌(线-线±1kV)等干扰而不失效。

国内标准:GB/T14715对应国际IEC标准,对工业级UPS的EMC要求与IEC62040-2基本一致,同时结合国内工业环境特点,在辐射骚扰限值上增加了1GHz-18GHz频段的要求(限值为30dBμV/m-54dBμV/m),确保UPS在高频段的电磁发射可控。

(二)合规性认证的必要性

正规工业级UPS出厂前必须通过第三方机构的EMC认证,常见认证包括CE(欧盟)、FCC(美国)、CCC(中国)等。以CE认证为例,产品需通过EMC测试中的EN61000-6-4(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和EN61000-6-2(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标准),证明其电磁发射不超过限值,且能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未通过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正规工业市场,这从源头保障了流通中的工业级UPS基本符合EMC要求。


二、工业级UPS的电磁干扰来源:潜在风险点分析

(一)自身运行产生的电磁发射

整流与逆变环节的高频干扰:工业级UPS的核心电路包括整流器(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和逆变器(将直流电转为交流电),其中逆变器多采用高频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开关频率通常在5kHz-20kHz。高频开关动作会产生大量谐波和电磁辐射,若滤波电路设计不当,这些高频信号可能通过电源线(传导发射)或空间(辐射发射)传播出去。例如,10kHz的开关频率可能产生10kHz、20kHz、30kHz等谐波,若传导至附近的传感器信号线,可能导致传感器测量数据漂移。

蓄电池充放电的低频干扰: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尤其是大容量蓄电池组,可能产生低频(50Hz-1kHz)的电流波动,这些波动通过地线或金属外壳耦合到周边设备,对灵敏的模拟电路(如温度控制器、压力变送器)造成干扰,表现为控制信号出现毛刺、数值跳变等。

(二)外部电磁环境对UPS的干扰

工业级UPS不仅要控制自身的电磁发射,还需具备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工业现场的电焊机、电机、变频器等设备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和传导干扰:

电焊机的电弧放电会产生宽频带的电磁辐射(1MHz-100MHz),可能干扰UPS的控制芯片;

变频器的高频开关动作会通过电源线传导高频谐波,若UPS的输入滤波不足,可能导致其整流电路工作异常,引发输出电压波动。


三、工业级UPS干扰其他设备的常见场景与原因

(一)不合规安装导致的干扰

布线混乱引发的传导耦合:若UPS的电源线、输出线与其他设备的信号线(如PLC通信线、传感器线)并行敷设且距离过近(<30cm),UPS产生的高频传导干扰会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到信号线中。例如,UPS输出线与热电偶信号线并行2米以上,可能导致温度测量误差超过±2℃,影响温控系统精度。

接地系统不完善:工业级UPS需采用独立接地(接地电阻<4Ω),若与其他设备共用接地体或接地线过长(>10米),会形成接地环路,UPS的高频噪声通过地线传导至其他设备的控制回路。某汽车生产线曾因UPS与机器人共用接地,导致机器人动作指令受干扰,出现间歇性停摆。

(二)设备本身的设计缺陷

部分低价工业级UPS为压缩成本,简化了EMC设计:

省略输入/输出滤波器,或滤波器的电感、电容参数不达标,导致高频谐波直接注入电网;

外壳屏蔽效果差(如缝隙未做导电处理),无法阻挡内部辐射向外传播,对10米范围内的无线通信设备(如工业对讲机、WiFi模块)造成干扰,导致通信丢包率上升。


四、确保工业级UPS电磁兼容的关键措施

(一)设备设计阶段的EMC优化

强化滤波与屏蔽设计:

在输入侧安装多级EMI滤波器(包含共模电感、差模电感、X电容、Y电容),抑制电网中的干扰进入UPS,同时阻止UPS产生的谐波反馈到电网;

输出侧加装LC低通滤波器,滤除逆变器产生的高频谐波(如20kHz以上的谐波);

控制板采用金属屏蔽盒封装,外壳采用厚度≥1.5mm的冷轧钢板,接缝处用导电胶条密封,降低辐射发射(辐射发射限值需满足30MHz-1GHz频段≤54dBμV/m)。

优化接地与布线:

采用“一点接地”原则,将UPS的功率地、信号地、外壳地分别连接至独立的接地极,再通过等电位连接带汇总,避免接地环路;

内部布线区分强电区(功率电路)和弱电区(控制电路),强电线采用屏蔽电缆,弱电线采用双绞线并穿金属管,两者间距≥50cm。

(二)安装与运维阶段的防控措施

规范安装环境:

UPS应远离电焊机、变频器等强干扰源(距离≥5米),若空间受限,需在两者之间加装金属屏蔽隔板(厚度≥2mm);

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敷设,交叉时采用垂直交叉(减少耦合面积),信号线穿镀锌钢管并接地,钢管两端与设备外壳连接,形成法拉第笼屏蔽。

定期检测与维护:

每半年测试UPS的电磁发射值(使用频谱分析仪检测传导和辐射骚扰),确保符合标准限值;

检查滤波器、屏蔽层、接地线的完整性,若发现滤波器电容鼓包、屏蔽层破损,及时更换或修复。


五、工业级UPS的EMC达标验证与选择建议

(一)验证EMC达标的方法

查看认证报告:采购时要求供应商提供权威机构(如SGS、CQC)出具的EMC测试报告,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传导发射(150kHz-30MHz):限值≤74dBμV(准峰值);

辐射发射(30MHz-1GHz):限值≤54dBμV/m(准峰值);

抗扰度:静电放电(接触放电±6kV)、电快速瞬变脉冲群(±2kV)测试后,UPS应能正常工作,无性能下降。

现场测试验证:在设备安装后,使用示波器检测周边敏感设备的信号线,若信号波形光滑、无毛刺,说明UPS干扰控制合格;用频谱仪在1米处测量UPS周围的辐射场强,若30MHz-1GHz频段的场强≤50dBμV/m,可判定对无线设备影响较小。

(二)高EMC性能UPS的选择要点

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如施耐德、伊顿、华为等品牌的工业级UPS,其EMC设计经过长期验证,滤波电路、屏蔽措施更完善。

根据场景选择防护等级:在强干扰环境(如钢铁厂、机械厂),应选择EMC增强型UPS,这类设备通常配备多级滤波、全金属屏蔽外壳,抗扰度指标更高(如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可达±4kV)。


工业级UPS的电磁兼容性(EMC)是否达标,取决于设备是否符合国际国内标准(如IEC62040-2、GB/T14715)及是否通过权威认证。正规厂家生产的工业级UPS,在设计阶段通过滤波、屏蔽、接地等措施控制电磁发射,同时具备一定的抗扰度,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但如果存在安装不规范(如布线混乱、接地不良)或设备本身设计缺陷,仍可能引发干扰问题。

选择工业级UPS时,不仅要关注其功率、续航等参数,更要重视EMC性能,通过查看认证报告、现场测试等方式验证其达标情况。在安装和运维中,规范布线、优化接地、定期维护,才能确保UPS既能稳定供电,又能与周边设备“和平共处”。毕竟,在工业系统中,电磁兼容的本质是“各设备互不干扰、协同工作”,而工业级UPS作为电力保障核心,其EMC性能正是这种协同的基础——只有达标且安装得当,才能真正成为生产安全的“守护者”,而非干扰的“源头”。


上一篇:对于音响设备供电,交流稳压电源的纹波抑制能力有多重要?
下一篇:在核生化环境下,军用电源需要具备哪些特殊防护能力?
© copyright AC Power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11062号-2
电话:86-512-6809 8868